新聞資訊 news
專家認為我國應修訂人造板標準
2016-01-21
在近日召開的中國林業產業協會第二次會長辦公會上,有專家認為,中國人造板標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過時,應該修訂此標準。
近年來,關于人造板的質量問題常見于報端,甲醛超標這種事,早已經不是聳人聽聞的新聞了。就在2007年 11月,國家質檢總局還宣布將對10種有毒建材禁售。在此之中,有人造板,又不僅僅是人造板。
這種現象并非個案。對此,有專家告訴筆者,由于現行人造板標準存在缺陷,不少人造板的生產和銷售企業有了可乘之機。的確,這也就是標準的尷尬。據筆者了解,任何一項標準在實行的時候,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,畢竟,客觀事物是在變化的,標準也得隨之發展才對。因此,中國林業產業協會有關專家提出修訂標準,在某種程度上,正是從源頭上堵劣質人造板流出。
然而,這樣就能堵住嗎?筆者心里還是打了個問號。
在某媒體的歲末盤點上,筆者看到了一篇名為《2007年建材裝修行業事件回顧》。其中提到,"今后,凡是甲醛、苯含量不過關的建筑材料都不能在市場上出現。"說真的,對于這樣的話,筆者一點都感覺不到任何新鮮。就連人造板的E1級、E2級這樣的專業字眼,很多買家具的人也都熟稔于心了。但是,市場上仍然有不少人造板連E2級都沒達到??梢?,問題并非全在于標準的有無,在標準存在的情況下,其作用的發揮更加重要。
鍵至此處,筆者的腦子里不禁冒出這樣一個詞語來:違法成本。筆者猜測,是不是目前對劣質人造板的打擊還不夠呢?我們不妨從不法企業的角度來想一想,如果企業的違法成本遠高于利潤預期的話,還有企業愿意鋌而走險嗎?我想,一個會做生意的人,應該知道怎么做賺錢的選擇。因此,筆者很希望看到執法力度的加強。
另外,賣場對產品質量也應負有一定的責任。目前來看,不少家居市場對產品進入準入制度,從源頭上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把關,消費者也得以買到放心的產品。但是,更多的賣場缺乏這個意識。在這些賣場眼里,利潤是從銷售商里獲得的,而不是從消費者那取得的。殊不知,質量缺乏保障,就會逐漸喪失消費者,這最終將導致銷售商利潤的降低,從而影響到賣場的收益。在這個角度上,于公于私,我們都希望看到賣場能動性的發揮。
最后,我們還希望看到人造板標準宣傳力度的加強。在國內,有這樣一個現象,就是"標準"似乎是一個小眾的詞匯,它只能存在于業界的幾個專家和企業那里,一般消費者提到標準會讓人覺得很可笑。其實,這正反映了我國標準宣傳力度不夠、標準建設和執行遠未深入人心等問題。試想,如果每個人都能將標準了解個大概,在選家具的時候,誰還怯于說"標準"呢?面對這樣的消費群體,又有哪個商家敢于制假售假呢?
這個希望是美好的,但是,從中國目前的國情來看,想實現這個愿望,遠非一蹴可就。另外,據筆者了解,家居市場上還存在過"假認證"的事。這一點,遠非普通消費者能看到的了,畢竟,咱們還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??磥?,還得有關部門多管管才行!